日前,由安徽大学和合肥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灵长类国际学术研讨会“从灵长类动物理解人类的行为与社会”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的5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其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动作行为和遗传组成与人类极为相似,因此,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人类自身的特性和规律。本次研讨会旨在讨论灵长类动物在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聚焦灵长类动物行为的起源、发育、演化与社会调节,就灵长类与人类婚配体制的进化、灵长类社会中的合作与竞争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互动。
国际著名灵长类学者、德国灵长类研究中心、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彼得·M·卡普勒提出:人类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更多地来源于丰富情感的出现与发展,且一夫一妻制对彼此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参观了安徽大学短尾猴野外研究基地,该基地自1983年在黄山浮溪村建立,是全球8个灵长类野外研究基地之一。基地对黄山野生短尾猴持续跟踪定量研究30多年,有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的学者前来开展合作研究,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村庄100多名老百姓脱贫致富。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短尾猴的社会行为多样,社会结构独特,个体历史清晰,猴群谱系完整,基地设施完备,是开展灵长类行为与社会进化难得的研究基地。
主办方表示,该研讨会的举办,对于促使更多国际同行进一步了解我国特有珍稀物种——短尾猴,推动我国灵长类动物学科的国际化,并为青年学者提供系统学习与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