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干细胞技术的重大成果,各种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开始崭露头角。现在,它们不再甘于“宅”在实验室,并首次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官方青睐,即将成为那些为药物研发前赴后继献出生命的动物们的救星。
类器官是用干细胞培育而成的微型器官,目前已有胃肠道、脑、肝脏、胰脏、视网膜、肾脏等各种类器官问世。器官芯片比类器官更小,是含有人体活细胞的生物芯片。FDA 宣布,将在实验中对器官芯片和动物模型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用器官芯片模型取代动物模型进行新药研发的可行性。
对此最为高兴的当属动物保护主义者。多年来,他们费尽心思,每年搜集死于实验室的成千上万只动物的数据,向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提出抗议。他们的“仁心”也逐渐被重视和接受。美国政府为此出台了“3R”政策,要求减少动物实验数、减轻动物在实验中的痛苦,以及使用单细胞生物或组织、器官替代活体动物。
生命科学的诸多突破,都离不开动物实验的功劳,今后一段时间,我们仍离不开它们在实验室的“献身”。不过,近年来,得益于干细胞等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器官在疾病和药物研究中捷报频传。FDA 今天迈出的第一步,是推动基于类器官的数据得到官方认可的重要催化剂。类器官作为未来疾病模拟和药物研发的全新模型,也将掀开医药科学的新篇章。